
智能家居的核心在於「控制」,這些控制裝置就如同我們的手腳,負責執行每一個操作。本文將介紹四種最基本的智能家居控制裝置,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它們如何為家庭帶來便利與舒適。
如何選擇智能家居的控制裝置
智能家居的控制裝置很多,購買時要選擇同一個生態系的產品。在台灣較多人知道的的應該是Apple的Homekit,米家及Google Home。在美語地區則是Amazon Alexa市佔率最高。
購買產品時,只要選擇支援所選生態系統的產品即可。在同一個生態系內,也有很多不同品牌的產品,雖然有許多品牌並不為大眾所熟知。例如,綠米的產品既可接入米家,也能接入Apple HomeKit。小米的自有品牌則可接入米家及Google Home。隨著Matter協議的普及,選擇支援該協議的產品將可接入所有平台。韋恩大叔建議,儘量選擇同一品牌的產品,這樣管理起來更方便,避免安裝過多品牌的App造成麻煩。若選擇了三個品牌接入智能家居,可能需要安裝三個品牌的App。
我個人選擇的是以Google Home生態系為主,搭配塗鴉智能與米家智能家電。塗鴉智能也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大多數產品可接入Google Home或Amazon Alexa使用(台灣主要使用Google Home,而國外Alexa的使用者超過HomeKit及Google Home)。只要廠商使用塗鴉的模組,產品即可接入塗鴉的App(或Smart Life)。塗鴉的產品種類豐富且價格相對便宜,非常適合台灣的老屋全屋改裝。無論是老屋還是租屋,都可以先花費少量資金購買塗鴉的控制裝置,馬上就能感受到智能家居的便利。日後若熟悉了智能家居並有更多想法,升級也很容易。
智能家居的基本控制裝置
新建房屋通常會在每個房間預留電燈開關和插座,而全屋智能的第一步就是控制這些電力,接著慢慢購買各種電器用品。這些電器有的通過按鈕控制,有的使用遙控器,也有一開始就具備智能功能。要控制這些電燈、電視、冷氣等電器用品,基本有以下四種控制器。對於老屋改造而言,可以逐一房間進行改造,或整屋一起改裝。以我家為例,由於我不熟悉智能家居,因此我從自己的房間開始,逐一完成其他房間的改造。
1.智能燈開關
最簡單的做法是將原本的開關換成智能開關。
若是初次使用,在網路上搜尋產品時,會看到單火與零火兩種產品。對於老屋改造來說,基本上不會有零線,因此選擇單火開關即可。儘管網路上很多人認為零火比單火好,但如果全屋更換開關,拉零線的費用也不低。我自己使用單火開關三年多,並未遇到燈具損壞的問題,對於瓦數較小的燈具出現鬼火現象,只需加裝一顆電容即可解決。
在通訊協議方面,我建議選擇Matter + Thread的設備。Wi-Fi設備可以省去購買網關的費用,且價格也較低。若要體驗一下智能開關的功能,可以先購買Wi-Fi設備。Zigbee設備則需購買Zigbee網關,如果使用同一品牌的產品,不同協議之間問題不大,仍然能相通。我個人的開關有Wi-Fi和Zigbee兩種,使用起來沒有問題。如果最終決定全面進行智能化,Zigbee協議是無法避免的,因為一些使用電池的設備多採用Zigbee協議,耗電較小。此外,隨著設備增多,Wi-Fi可能會不穩定,因此可以考慮使用Zigbee設備來分散壓力。個人建議選擇塗鴉的方案,目前走Zigbee是較好的做法。
智能開關與普通開關不同之處在於,只要有電,無需接線即可設置與其他設備連動,因此要將單切變為多切非常簡單,只需軟體設定即可。例如,原本房內有盞小燈需要走到最裡面才能打開,使用智能開關後,可以在房間門口的開關多加一路,這一路設定與裡面的小燈連動,關閉或打開小燈非常方便。
此外,雙切開關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如果原本是雙切開關,需要確定保留哪一邊的開關,將其變為單切。不使用的一邊若原本是二路以上,則可用軟體設定將其變為雙切。若只有一路,則只能貼上場景開關來模擬雙切功能。
一般開關通常接在火線上,但老屋可能會遇到原本的水電將開關裝在零線上的情況,此時無法安裝智能開關。這時可改裝智能通斷器,將開關保持在開的狀態(剛開始使用時可能會經常被關掉,但使用一段時間後大家習慣了就不會了),或將原本開關的兩條線接起來改為常開,再安裝一個無線場景開關來控制燈光。
2.智能插座
智能插座的產品種類豐富,有直接替換原本插座的,也有延長線樣式的。我推薦使用以下圖示樣式的產品。

智能插座通常隨著電器用品一起使用。剛開始時,家裡的智能家電可能不多,也不可能為了導入全屋智能就一次將舊家電全部更換。此時,智能插座就派上用場了。只要插頭插入電器,依然能運轉的,都可以使用智能插座來轉換舊家電為智能家電。例如,檯燈、舊型電風扇等家電
然而,在舊家電壞掉後,如果已經習慣使用智能家電,購買新家電時會優先選擇智能家電,這樣智能插座可能就會多餘。例如,我家原有一台舊的電扇,先用智能插座來控制電扇的開關,後來電扇壞了,就選擇了小米風扇這種自帶智能功能的家電。
智能插座除了能控制電力通斷外,有的還具有電力計量功能。購買時可挑選安培數較大的且具計量功能的插座,利用計量功能來監測插座上的電器是否開啟。
智能插座同樣有Wi-Fi和Zigbee可選擇。若選擇Zigbee協議的插座,它同時也會作為Zigbee的中繼,能讓家裡的Zigbee網路延伸得更廣。
3.智能通斷器
通斷器是安裝在電器與插座之間的電線中,控制電器的裝置。一般而言,很少人會進行這種破壞性的改裝,直接使用插座即可。但如果燈開關無法更換,通斷器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老屋改裝中多多少少會遇到這類問題。
以我家為例,通斷器用在兩個地方:
- 1. 原開關裝在零線側,這時要改線路是很麻煩的事,所以在燈的地方裝個通斷器,然後保持電源常開就可以了。
- 2. 規格比較奇怪的開關,我家有個房間的開關,當時水電是安裝120×120的座,然後一邊是開關,一邊是插座。要買到這樣規格的智能開關也不容易。這時在燈的第方安裝通斷器,然後保持開關常開,在安裝一個場景開關來開關燈就可以了。當然會比較不美觀,但是老屋改裝智能家居用這樣的方式還是很好用的。
4.智能紅外線遙控
家中應該也有不少的家電是使用遙控器的,例如冷氣、電視、機上盒、電扇等。這時就要使用智能紅外線遙控來控制,智能紅外線搖控就像萬用搖控器一樣,紀錄了很多常見的家電,如果沒有在資料庫裏的,也可以透過學習的方式加入。
實現全屋智能,紅外線搖控的部份幾乎也是一個房間就要裝一台,除了廚房外。米家有幾款音箱就有紅外遙控的功能,還有米家的空調伴侶也是紅外功能加上電源計量的功能,都是不錯的產品,但Google的音箱就沒有相同的產品了,米家的空調伴侶跟台灣的冷氣的規格也有點差異,使用起來也沒那麼順暢。塗鴉的紅外線遙控就是單純的紅外線遙控,另外也有加入溫溼度計的產品。BroadLink的紅外線則是跟Home Assistant最適配。
紅外線搖控是單向的,就像你在家拿起搖控器控制電器,有時沒有對準,按了也是沒反應,電視遙控器按下去就是開,在按一次就是關,但遙控器並不知道電視目前的狀態,如果人不在電視旁,很有可能要關電視反而變成開電視的情況。這時就可以配合智能插座的計量功能來判斷電器是否開啟(空調伴侶的原理)。在台灣因為冷氣是220V的,插座規格也比較特殊。所以要用智能插座來偵測並不方便,可能要好幾個轉接頭,還要注意智能插座的負戴,避免危險。網路上是有流傳利用門窗傳感器來偵測冷氣是否開啟的做法。
如何控制智能家居裝置
雖然上述介紹了四種基本的控制裝置,其他的控制裝置還有很多,例如窗簾電機等,視自己的情況來安裝。但僅僅是把這些智能裝置安裝好還不夠,如何控制這些裝置才是關鍵。要控制這些智能裝置,可以在手機打開APP就能控制了,另外最簡單的方式是使用語音控制,通常使用智能音箱來進行控制,也可以直接使用手機呼叫”Hey Google"或是Apple的"SIRI"來控制。
在智能家居中,智能音箱的地位非常重要。若家裡有智能音箱,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家人的參與度。像我家,原本只有我會用智能開關,但自從智能音箱加入後,家人也會用語音來控制電器,漸漸地,家人對智能家居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以上是關於智能家居基本控制裝置的介紹,希望能幫助你在智能家居的旅程中更輕鬆愉快地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與舒適。